ISBN 9789869178266
作者/出版社 陳淑娟 / 時新
出版年代/版次 2018/5
A4/單色/平裝
簡介:
本書內容豐富,分為二冊,收錄豐富的圖表,希望讓學習變得簡單。第一篇:營養照護過程,以美國營養與膳食學會發佈的NCPM模式,讓讀者先從俯瞰的角度,概觀營養在醫療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營養師在臨床所肩負的任務。第二篇:心血管相關疾病,介紹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膳食療養,其實即涵蓋了最常見慢性疾病的營養治療方法。所以從本書第一冊開始,奠基膳食療養學的寬度,再進入第二冊的疾病個論,深入紮實探究各疾病的營養治療,很容易就具備了這門學科的專業能力。
作者序
從疾病治療到保健養生,營養總是平常得讓人忽略它的關鍵地位,身體器官系統有血管、氣管、尿管到腸管等,腸道絕不只是食物的通道而已,它是一條自動化的健康生產線。我們一直將營養比擬為除心跳、呼吸、血壓、體溫及疼痛之外的第六生命現象 (Sixth vital sign),腸道系統又可說是人的第二個腦 (Second brain),是高度智慧化整合性的生產線。而未來的疾病,幾乎都和體內急慢性的發炎及免疫反應有關,營養的治療機制不再只限於營養素的熱量及微量營養素的調控等。是和免疫反應有密切複雜的交互關係存在,如在重症營養領域,最近全身性發炎反應症候群(SIRS,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和全身性抗發炎反應症候群(CARS, 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在1990s提出後,最近有新的概念修正,有所謂持續性發炎免疫抑制異化症候群(PICS, Persistent inflammation-immunosuppression catabolic syndrome)的說法,同樣的,在高齡化及多重共病的未來趨勢下,代謝症候群及癌症營養的實証發展,可以預期是熱門的研究議題。
本書以臨床照護的問題為切入點,從糖尿病的三多、代謝症候群的三高,到最新實証治療準則,我們將疾病及營養的治療策略整合,從評估、診斷、介入到監測,以不同的架構,勾勒出營養地圖,以導引營養師、護理師及年青醫師的學習,避免抓不到頭緒而失去興趣。我們是以實証(Evidence-based)營養的準則為主要基礎,加上依不同疾病(Disease-specific)的治療原則,更進一步朝個人化醫學(Personalized medicine)的養生醫學方向推動“Stage 0 medicine”,就是說,不再著重晚期或末期(Late or End-stage)的支持性處置,而是更有效益的早期介入以提昇營養對疾病的預防保健作用。
目錄:
第1章 營養照護與營養支持治療
第2章 腸道營養
第3章 靜脈營養
第4章 營養篩檢與評估
第5章 高血壓
第6章 高血脂症與血脂異常
第7章 肥胖
第8章 糖尿病
第9章 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