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1.3kg 頁數:592 裝訂:平裝 開數:26 x 21 cm 印刷:彩色
圖:467個
表:94個
簡介:
測量關節活動在四肢與脊椎的身體檢查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可提供專業醫療人員確定患者機能損傷與評估復原狀態之指標。第五版的《關節活動度測量:角度測量學習指引》一書,承襲前版內容架構,從檢查病人時所使用量角器去評估關節活動度和肌肉長度的基本概念談起,漸而帶領讀者進入量角器測量的領域,其包含擺位、固定、測量之器具、排列量角器和紀錄,再藉由測量信效度的相關研究理論,協助讀者如何改進與解釋測量之結果,最後透過圖片說明教導讀者正確測量上下肢、脊椎和顳下頜關節之步驟。是一本將理論應用到實務的絕佳教材,相信對物治系學生及相關執業人員在專業技巧的提升亦有莫大之助益。
序言(Preface)
測量關節活動是四肢和脊椎整個身體檢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讓維護健康的專業人員確定機能損傷和評估復原狀態。如果要將測量角度的方式標準化,就要在整本書中寫的夠仔細且有足夠的照片。為了教學和臨床上的使用,我們在1985年出版了第一版的關節活動的測量:角度測量學指引(Measurement of Joint Motion: A Guide to Goniometry),內容包含了討論和測試擺位的插圖、如何固定、終點感覺和測量身體每一個關節時量角器的排列。結果反應非常的良好,我們接到許多健康專業教育的計畫,而本書也被用來當作許多臨床檢查的參考。
接下來的版本擴充了包含,對於一些肌肉長度會影響到關節活動度的關節,我們也加入測量肌肉長度的測試。在本書中測量的步驟和美國物理治療協會出版的物理治療實習指引(Guide to Physical Therapy Practice)互相整合在一起運用照片和解剖的敘述來說明關節結構,讓讀者更能清楚的了解到在活動的範圍內關節的結構有哪些。而一些關於骨骼解剖標記和表面解剖的圖片可以幫助讀者將量角器擺在正確的位置。在測量脊椎活動時也加入了使用傾斜儀的技巧,在某些醫院臨床上,已有人使用這項技巧。
在第一版出版之後的幾年,有許多關於測量關節活動的研究出來,所以接下來的版本加入了測量關節活動時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並在每一章節中,加入依據研究結果得到的正常關節活動數值與不同功能性動作的活動角度。每個版本都更新了,不同年齡和性別族群中他們正常的活動範圍在哪裏,也可以讓我們了解執行一般功能性的工作中我們所需要的活動度為何。最新的證據涵蓋了受測者本身的特質對於活動度的影響,像是身體質量、職業、和休閒活動,以及測試過程對於活動度的影響,像是測試擺位和測量器具。在這樣的情形下,臨床專業人員被支持去整合實證實務,同時評估個案的受損,與訂定復原目標。
我們在第5版本中做了一些改變,來自目前最新進行的研究,用較簡單編排方式讓讀者容易閱讀。新的表格與內文加入最新的研究發現摘要、關於使用通用量角器量測關節的信度、適當的時機,還有傾斜儀與智慧型手機app。我們首次在表格中加入測量信度的絕對測量,例如標準誤(SEM)、最小可偵測變化值(MDC),使得臨床專業可以計算他們的測量標準誤,去決定病人的變化是否為真正的變化。在第3章加入兩個練習,以幫助讀者去運用這些統計測試。一些額外的表格被收錄於此書,使得更容易能找到最新的研究發現,關於功能性活動所需要的關節活動度。每個關節的摘要指引,包含主要的資訊關於測試姿勢、固定、量角器或傾斜儀的擺放,可以在附錄B找到。除此之外,本書有多於80張的照片與圖片,以利解釋概念,並促進學習。
和之前的版本一樣,我們清楚且有邏輯地介紹如何測量關節的活動度。在第一章中,討論檢查病人時使用量角器去評估關節活動度和肌肉長度的基本概念,也包含關節動作學和骨骼動作學、主動和被動關節活動度、活動度過少、活動度過大和影響關節活動的因素。終點感覺和關節囊與非關節囊動作限制模式可讓讀者了解現在骨科徒手治療的觀念,並且鼓勵他們在測量關節動作時也要想到關節的結構。
第二章帶領讀者一步步進入使用量角器測量的領域,包含:擺位、固定、測量器具、排列量角器和紀錄。經由練習,將有助於讀者發展出必要的心理動作技巧(psychomotor skills),而運用理論的操作則能刺激學習。
第三章討論測量的信度和效度。關於測量關節活動度的信度和效度的研究,可幫忙讀者注意到如何改進和解釋量角器測量的結果。用數學的方式去評估信度,並且有例子和練習輔助,可以讓讀者自行估算測量的信度。
第四章到第十三章教導讀者測量上下肢、脊椎和顳下頷關節的步驟。在適當的時候也會介紹如何測量肌肉的長度。在每個章節中,邏輯性地依序介紹關節構造、骨骼與關節動作學、關節囊動作限制模式。內容包含解剖標記、測試擺位、固定、測試的動作、正常的終點感覺、測量每一個關節和動作的量角器的排列,依此程序,可以加強測量角度時的一致性。在文章中廣泛地使用照片和說明,使教導者不必一次又一次地示範,也可以讓讀者永遠都有一個參考的依據。在每個章節的最後,我們也會回顧正常活動度的值;年齡、性別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功能性的活動度;與信度和效度。這樣的架構可以幫助讀者專注在學習測量技巧,也能依照實證的基礎來練習。
希望這本書可以讓角度測量學的教導和學習更加容易,使測量角度能夠標準化,並且使評估的工具更加可信。我們相信,第五版可以對測量關節活動和肌肉長度提供一個廣泛的了解。我們希望,在其中加進去的這些資料可以讓照顧健康的專業有動機去設計研究,並運用研究的結果去評估,也更加盼望讀者對於我們現今的努力有所回應,讓我們帶來更高品質、更親近讀者的內容。
CCN
DJW
目錄 (Contents)
PART I
介紹角度測量學與肌肉長度測試 1
Chapter 1 基本概念 3
D. Joyce White, PT, DSc; Cynthia C. Norkin, PT, EdD
角度測量學 3
動作學 4
關節動作學 4
骨骼動作學 5
平面與軸 6
活動度 7
主動關節活動度 8
被動關節活動度 8
關節活動度過低 10
關節活動度過大 12
影響關節活動度的因素 13
肌肉長度測試 14
Chapter 2 操作步驟 19
Cynthia C. Norkin, PT,EdD; D. Joyce White, PT, DSc
擺位 19
固定 22
練習1:確定關節活動的末端與終點感覺 23
測量工具 24
通用量角器 24
練習2:通用量角器 30
練習3:測量肘關節彎曲角度時量角器的對齊 30
重力量角器(傾斜儀) 31
練習4:傾斜儀 33
練習5:量測頸部旋轉時傾斜儀的對齊 33
電子量角器 34
放射線造影 34
攝影 34
智慧型手機 34
目測 34
紀錄 35
數字表格 36
圖表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