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0.8kg 頁數:304 裝訂:平裝 開數:26 x 19 cm 印刷:彩色
總校閱:馬海霞.楊瑞永
編著:蕭鳳儀.宋有礪
圖:378
表:13
簡介:
《燒傷復健期的處理-理論與實務》一書,是由台灣第一個專責燒傷復健的陽光基金會之資深治療師們共同編撰。內容先以系統性方式來介紹燒傷相關基本概念,以及評估與治療計畫擬定及燒傷復健的處理原則,再依據不同燒傷部位的影響就擺位、副木、運動與壓力治療之復健介入方式作詳述,提供治療師對燒傷患者於日常生活活動遭遇困難時的處理與訓練方式。此外,對於如何安撫燒傷患者在復健期間經歷的情緒困擾,亦提出具體之因應與支持方法,對於有志於燒傷領域學習與執業的專業人員,本書是一本兼具臨床與實務全方位必備的工具書。
主編序
自從1992年成立全國第一專責燒傷復健的陽光重建中心,將燒傷照護延伸進入社區,陽光基金會不僅提供給燒傷者密集的復健服務,同時也不斷地透過教育訓練的方式分享專業經驗給國內和國外的專業人員,目的為讓燒傷者能及時獲得最好的照顧。隨著重建中心25周年的到來,我們開始思考如何以更全面和有系統的方式,整理燒傷復健專業經驗與知識。2015年八仙塵燃事件所帶給全國燒傷領域的衝擊更讓我們感受到,這種知識化的工作刻不容緩,因為當時這群將近300名燒傷患者所面對的漫長復原之路,從急性期、到重建期,到最後燒傷者回歸社會,都需要大量復健資源的介入。無論是在醫院或社區工作,治療師需要更多專業的支持以及相關工具,提升他們處理燒傷的專業能力。
為了即時與其他燒傷領域專業人員分享經驗,因應大量燒傷者所需要的復健照顧,我們初期構想撰寫大原則指引。但這本簡單指引的發展很快地超出我們的預期,逐漸變成一本更詳細、更豐富、結合臨床經驗和理論的書籍。
除了以有系統的方式介紹燒傷相關基本概念和燒傷復健原則,本書最大特色在於有豐富的實務內容,針對不同部位提出具體、適用及具有循序性的處理方式,預防或矯正燒傷後我們在臨床工作常看到的長期後遺症。本書先以綜觀的方式介紹燒傷相關的基本概念、評估與治療計畫擬定及燒傷復健的處理原則(第一章到第三章),再依據不同的燒傷部位將燒傷的影響與復健介入方式依擺位、副木、運動與壓力治療作詳述(第四章到第七章)。第八章則彙整燒傷患者於生活中常遭遇執行基本日常生活活動的困難並提供復健人員其訓練或處理方式。第九章特別介紹燒傷患者在復健期中常經歷的情緒困擾,並提供復健人員如何因應與給予支持的方式。
這本書無法完全反映治療師在處理燒傷時,會遇到的所有臨床狀況,但盡可能地探討實務工作中最常見的問題。此外,陽光基金會採取社區型復健的服務模式,因此本書的相關內容著重於出院後的燒傷復健處理。然而,欲達到燒傷復健的最佳效果須從急性期的處理開始,因此,本書也包括部分急性期相關的注意事項或處理方式。
本書的完成要感謝的人實在很多,除了陽光基金會從執行長到各部門主任的支持之外,還要感謝以下幾位專業人士在本書編撰過程中提供的專業意見。包括馬海霞董事長與楊瑞永副董事長以其多年燒傷復健職能治療師與燒傷整形外科醫師的專業,投入心力校閱;連淑惠職能治療師在最初期提供本書第一至第三章大綱與內容的建議,與專業書籍編輯上須特別留意的事項,如照片拍攝、專有名詞中英文對照等;王怡人職能治療師在最後階段協助全書校稿並提供閱讀上的專業意見。
燒傷復健是復健領域「小眾」專科,國外相關英文書籍較少,許多也已經絕版了,而國內中文書籍更少。我們希望這本工具書對從事燒傷復健(或對燒傷復健有興趣)的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或相關人員將會有幫助。更期盼透過這種燒傷復健經驗的整理,凸顯復健在燒傷照護急性期和重建期的重要性,以及治療師在燒傷團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因為若在前端有適當和及時的介入,後端可以減少燒傷患者功能喪失,並且協助他們儘可能以接近傷前的生理、心理功能回歸社區,回到自己的生活。
蕭鳳儀, OT 宋有礪, PT
陽光基金會復健總督導 陽光台北重建中心副主任
目錄
1燒傷相關的基本概念 1
皮膚的構造與功能 2
表皮 2 ▏真皮 3 ▏皮膚的附屬器官 3
燒傷分類 4
燙傷種類 4 ▏燒傷深度分級 5 ▏燒傷面積 6 ▏燒傷嚴重度 7
燒傷傷口的癒合與處置方式 8
燒傷傷口的癒合 8 ▏燒傷傷口的處置方式 8
燒傷疤痕 16
疤痕的發展與疤痕評估 16 ▏疤痕照護方式 20
2復健期的評估與治療計畫擬定 23
燒傷評估項目 24
基本資料與醫療史 24 ▏傷口與疤痕評估 25 ▏生理檢查評估 25
身體活動能力 27 ▏日常生活活動 28
復健計畫擬定 29
問題排序考量 29 ▏復健目標設定 30 ▏復健介入規劃 30
團隊合作與患者的配合 32
3燒傷復健各項介入的處理原則 33
燒傷後的擺位 34
擺位的原則 34 ▏各部位的正確擺位 34
副木於燒傷的應用 39
副木介入的目的 40 ▏燒傷復原各階段副木的應用 42 ▏副木的種類 43
臨床副木的設計、製作原則及注意事項 44 ▏燒傷患者常用的各式副木 49
燒傷後的運動與活動介入 61
燒傷患者復健運動的目標 62 ▏燒傷患者復健運動的考量與注意事項 62
復健運動的種類 65
壓力治療於燒傷的應用 69
壓力治療的原則與介入時機 69 ▏壓力治療的注意事項 70 ▏壓力治療的方式 70
物理因子於燒傷的應用 75
超音波 75 ▏淺層熱療 76 ▏電刺激 76 ▏牽引機 77
4上肢與軀幹燒傷的處理 79
上肢與軀幹的疤痕位置與其產生的影響 80
上肢與軀幹燒傷的處理方式 85
擺位與副木 85 ▏壓力治療 87 ▏運動與活動建議 88
上肢相關的日常生活功能訓練 106
上肢燒傷的次發性問題 107
肩部問題 107 ▏手肘問題 110 ▏上肢截肢 112
5手與腕燒傷的復健 115
手部解剖構造與特性簡述 116
燒傷後的手部水腫 117
燒傷後手部復健的歷程與處理 119
急性期的復健介入 119 ▏傷口癒合期的復健介入 122 ▏復健期的復健介入 125
手部的評估方式 129
手部燒傷位置與處理策略 132
背側燒傷 133 ▏腹側燒傷 142
常見的手部變形與處理策略 147
爪狀變形 148 ▏鈕扣指變形 151 ▏槌狀指變形 155 ▏天鵝頸變形 155
手掌掌面攣縮變形 158 ▏掌內肌緊縮 161
6下肢燒傷 169
下肢燒傷與其產生的影響 170
疤痕位置對關節活動度與姿勢的影響 170 ▏下肢靜脈鬱滯(充血)問題 172
燒傷後的異常步態 173
下肢燒傷的處理方式 174
擺位與副木 174 ▏壓力治療 178 ▏運動與活動建議 180
下肢燒傷的次發性問題 192
垂足 192 ▏下交叉症候群 194 ▏足踝蹠屈攣縮 199 ▏腳趾倒翹變形 202
下肢截肢 204
7頭頸部燒傷的復健 207
燒傷造成的頭頸部常見問題 208
眼睛周圍 209 ▏鼻子或鼻子周圍 210 ▏嘴部周圍 211
外耳 212 ▏頸部 213 ▏頭髮 215
頭頸部燒傷的處理方法 215
擺位與副木 216 ▏壓力治療 219 ▏運動與活動建議 223 ▏贗復輔具 225
修飾化妝 226 ▏整體造型 229
8燒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功能訓練 231
日常生活活動功能訓練的原則 233
日常生活活動功能訓練的方式 233
增進身體功能 233 ▏調整活動執行方式 234 ▏應用與選擇合適的輔具 234
環境調整 235
主要日常生活活動功能的訓練策略 235
進食與飲水 235 ▏盥洗 239 ▏如廁 241 ▏穿脫衣物 244
洗澡 247 ▏其他日常生活功能輔具 249 ▏社區移行 251
9影響燒傷復健的社會心理因素與協助方式 255
附錄 參考文獻 265
英中對照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