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護病房 生死病苦 資深護士的真情紀事 A Nurse's Story 蒂妲夏洛芙 Tilda Shalof 大塊文化

加護病房 生死病苦 資深護士的真情紀事 A Nurse's Story 蒂妲夏洛芙 Tilda Shalof 大塊文化

  • {{ productHasDiscount ? '原價' : '售價' }}   $ {{ productPrice }}
  • 促銷價  ${{ productDiscountPrice }}
作者說,護士是「充滿痛苦和悲傷的行業」。不是每個病房都有溫馨、發人深省與充滿愛的故事。事實上,有些病人滿懷憤怒及怨懟;有些家屬對醫護人員或醫療救治有錯誤期待,或是為了一己私慾而忽略病人的舒適與尊嚴。護士們敞開心胸、對病患感同身受之際,每每險些被職業疲潰拖垮身心。儘管如此,作者仍然熱愛護理工作的挑戰性和救助急難者的良善本質。她說,護理工作使她「精力充沛」。

結帳方式:

全家取貨付款 / 銀行匯款

運送方式:

全家店到店-常溫

非新品/Pre-owned Title:

數量:

庫存量 {{ stockText }}
分享 :

商品介紹

A NURSE'S STORY

LIFE, DEATH AND IN-BETWEEN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Tilda Shalof

加護病房

生.死.病.苦——資深護士的真情紀事

蒂妲.夏洛芙


護理是一種科學,是一種看顧的藝術,是上帝的法則。

—— 南丁格爾


不少護士無法應付護理工作中髒汙的那一環。那些護士往往選擇在醫院以外的地方工作、遠離病人,自然不會選在加護病房工作;因為那裡的病人和他們的身子骨都是最脆弱的。有些護士想找比較乾淨、輕鬆的場合工作,或者躲到電腦螢幕前、公文紙張間、課堂講台上。他們說,處理便盆哪用得著大學文憑啊?


……護士同業如此將我們的專業降格到與沖水馬桶一概而論,使我覺得非常沮喪。他們把便盆當作我們護士的標誌,如同聽診器象徵醫師,小木槌象徵法官。沒錯,如果我們確實想守在病床上照護患者,那麼這種涉及隱私、親密接觸的照料項目,就是我們基本工作的一環。有時我們會有骯髒不潔、受到貶抑的感覺。我們明白,喪失這方面身體機能的病人,必定覺得尷尬、難為情,然而我們在做這種工作的時候,不時也會有這些感覺。


在我必須清理血跡、尿液、痰、嘔吐物、糞便(暗地裡是有階級順序存在的)時,我試著把注意力放在病人身上,而非便盆或臉盆。我想幫助病人保有他們的尊嚴,但問題是,在那些時刻,我連保住我自己的尊嚴都有困難。



——————


猶記得SARS疫情爆發期間,先後發生抗爭封院事件以及護理人員殉職,該是刻板印象中溫柔沉默白衣天使首度成為主角的時候。


然而,一般社會大眾對護士工作的價值仍缺乏認識,以為護士所作的就是測量數據、清理穢物、發放藥品等不具專業性的雜務,殊不知護理照料的不只是病人的身體,還得安撫病人的心靈及情緒。因此,護理工作對從業人員的精神和體力都是嚴苛的考驗。正如作者所說:護士不是人人作的來的。


作者說,護士是「充滿痛苦和悲傷的行業」。不是每個病房都有溫馨、發人深省與充滿愛的故事。事實上,有些病人滿懷憤怒及怨懟;有些家屬對醫護人員或醫療救治有錯誤期待,或是為了一己私慾而忽略病人的舒適與尊嚴。護士們敞開心胸、對病患感同身受之際,每每險些被職業疲潰拖垮身心。儘管如此,作者仍然熱愛護理工作的挑戰性和救助急難者的良善本質。她說,護理工作使她「精力充沛」。


我們每個人再怎麼健康,生理機能終究會自然衰退,總有需要護士照顧的時候。如果這個社會更重視、尊敬護士一些,那麼我們會遇到更多「精力充沛」、樂在工作的護士。她們會樂於作病人溫暖的依靠。


■蒂妲.夏洛芙/Tilda Shalof

資深護士,在加護病房任職超過廿年,目前和丈夫及兩個兒子定居加拿大多倫多市。


作者:蒂妲.夏洛芙/Tilda Shalof

譯者:栗筱雯

導讀:邱艷芬

審訂:桑潁潁

叢書系列:Mark 58

規格:平裝,14.9 x 20 x 2.5 cm,452頁

出版商: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01日初版玖刷

語言:華

ISBN-10:986-7059-05-0

非新品書緣有章印,附大塊文化讀者回函、保護書套,不介意物品狀況再行購買。


★消費滿額可享免運優惠

FREE Shipping on Eligible Or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