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商品分類
  • /
  • 書籍/Titles
  • /
  • 解嚴前後的人文觀察 蔡源煌 詮釋權 監視洗腦控制 國大代表 集體潛意識 法西斯 遠流出版社 社會人文史地

解嚴前後的人文觀察 蔡源煌 詮釋權 監視洗腦控制 國大代表 集體潛意識 法西斯 遠流出版社 社會人文史地

解嚴前後的人文觀察 蔡源煌 詮釋權 監視洗腦控制 國大代表 集體潛意識 法西斯 遠流出版社 社會人文史地

  • {{ productHasDiscount ? '原價' : '售價' }}   $ {{ productPrice }}
  • 促銷價  ${{ productDiscountPrice }}

結帳方式:

全家取貨付款 / 銀行匯款

運送方式:

全家店到店-常溫

非新品/Pre-owned Title:

數量:

庫存量 {{ stockText }}
分享 :

商品介紹

解嚴前後的

人文觀察

蔡源煌


一個作家在面對女人時,難免會感到困惑:因為女人本身固有她陽剛的一面(男性潛傾),所以即使像林黛玉那樣嬌柔的女人,也可能成為禍水。


此外,男人在創作時,偶爾會訴諸於他自己的「潛影」去塑造女性角色,因此我們才會有《金瓶梅》裡的潘金蓮。透過「潛影」的想像所創造出來的女人往往較為妖豔、作賤自己——尤其在性愛的表現方面,會顯得作風大膽,投男人所好。


以上的說明,是針對男性的潛意識而言;事實上,這個潛意識的行程,又關係著全人類的「集體潛意識」。就這點而言,而不論男人或女人,他們各人的潛意識又是在人類「集體潛意識」的卵翼之下形成的。


那麼,人類的「集體潛意識」又意味著什麼呢?


答案是……



——————


世上矛盾的事往往如此,一個企圖用教育制度來洗腦控制的政治力量,最後會發現,教育使人不僅得到你要他知道的,也得到「自我學習」的能力,其結果是他得到你不想要他知道的,一切思想控制的結果總會出意外,因為控制隱含不能控制的力量。「解嚴後的文化」應該如何構造,借助何種體制,將是台灣未來五年、十年最重要的課題,而蔡源煌的「人文觀察」正是刺激我們思索答案的力量。


■ 目錄

再版序

針鋒相對——札記我們的老師蔡源煌 詹宏志


輯一語言初步

那來純粹的語言?

老中在美國

語言:晉身知識殿堂的橋樑——新鮮人如何學好英文

外國語文與人文傳統


輯二文學思考

文學如何迎接資訊時代?

文學何用?

文學教育

文學欣賞

小說的小百科 --評介《法國中尉的女人》

小說不會死

小說的藝術

小說何處去?

諷刺學院的小說

激情的文學評論

健全的譯評

破除排行榜的迷信

目睹文壇怪現象

都是「諾貝爾」惹來的!

諾貝爾併發症

讀出文學的生命

男人看女人


輯三人文與知識

人文學的困境在那裡?

人文的聲息

師歎

誰代表人文傳統

敲響人文的鐘聲

人文教育與通才教育的幾點構想

什麼是典範更替?

詮釋團體在那裡?

「一指禪」的啟示

專業主義

瞎樂談

知識分子應有的自我反省

會場現形記

牆裡牆外看學院

學術與權力

知識分子的面具

新潮感言

五四感言

五四.啟蒙.進化

邁向知識的自主

從知識變遷看國建會低潮

監視的權力


輯四文化解嚴

文化資訊與媒體

從現代傳播看副刊的編輯理念

邁向精緻文化之路

文化,誰來紓困?

文化展望

文化建設的評估與展望

新的文化思想如何紮根?

「讀」電視

解嚴後的文化氣候

對文化部的建言與期待

文化新局面的隱憂

正視當代文化

文化力量的互動

是誰主宰了臺灣的流行文化?

法西斯人格可以休矣!

牛肉場的記號分析

搖滾樂與性--從瑪丹娜談起

廣告中的女人

「金馬」誇富秀

期待新的權力競賽規則

街頭運動與劇場

一九八八--「恐慌」邏輯

新言論.新氣象

代溝政治 

競選廣告預演


作者:蔡源煌

叢書系列:本土與世界 3

規格:平裝,14.9 x 20.9 x 1.9 cm,320頁

出版商:遠流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年09月01日初版壹刷

語言:中文

ISBN-10:957-32-0006-6

非新品書緣泛黃封面有摺痕,內頁有署名,附保護書套,不介意物品狀況再行購買。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自私的基因四十週年紀念版 The Selfish Gene 40th Anniversary Edition 理查.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消費滿額可享免運優惠

FREE Shipping on Eligible Orders★

成份

世上矛盾的事往往如此,一個企圖用教育制度來洗腦控制的政治力量,最後會發現,教育使人不僅得到你要他知道的,也得到「自我學習」的能力,其結果是他得到你不想要他知道的,一切思想控制的結果總會出意外,因為控制隱含不能控制的力量。「解嚴後的文化」應該如何構造,借助何種體制,將是台灣未來五年、十年最重要的課題,而蔡源煌的「人文觀察」正是刺激我們思索答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