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0.95kg 頁數:536 裝訂:平裝 開數:26 x 19 印刷:單色
簡介:
本書作者集結其二十餘年放射物理學之教學心得及輻射防護與醫學物理的實務經驗編寫成書,內容主要依據「醫用游離輻射防護」第二版修正改寫,內容章節依據「輻射防護服務相關業務管理辦法」附表二編排,兼具理論的探討與臨床的實證訓練,也有助於了解相關考試動向與法規修正,是高雄醫學大學游離輻射防護講習班-以訓練取代輻射安全證書之訓練教材,亦可作為輻射防護師與輻射安全證書認可測驗之授課教材與應試之參考用書。
序:
高雄醫學大學醫用游離輻射防護講習班(http://rptic.dlearn.kmu.edu.tw/)於民國九十三年(2004)六月十一日經「游離輻射防護法」主管機關-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以會輻字第0930019334號核准成立,持有輻訓字第00005號,得以「輻射防護服務相關業務管理辦法」第二條之規定從事輻射防護訓練業務。
高雄醫學大學於民國九十六年(2007)十二月十一日高醫推廣字第0960005937號函向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備,將高雄醫學大學醫用游離輻射防護講習班改稱為高雄醫學大學游離輻射防護講習班。
依據「輻射防護服務相關業務管理辦法」第十三條之規定,高雄醫學大學於民國九十八年(2009)四月三日高醫心推字第0981101523號函向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辦理換發認可證。
本書主要依據「醫用游離輻射防護」第二版修正改寫,章節依據「輻射防護服務相關業務管理辦法」附表二。本書共分五篇十八章,計有圖74、表98、公式101與習題212。本書另有參考文獻、附錄、習題解答、中英文索引,以利查閱。本書是作者自行打字、排版與校對。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教務處推廣教育中心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同仁的鼓勵,謹此深表謝意。對於合記圖書出版社編輯部鄭巧怡小姐、陳薇雅的協助本書的二版,於此一併致謝。
作者才疏學淺,疏忽錯誤在所難免,尚祈國內輻射防護學界的指正。
感謝家人的支持。謹以此書懷念恩師 翁寶山教授的教導。
最後以本書的二版紀念作者自清華畢業40週年(核子工程1977級、原子科學研究所保健物理組1979G級),並十分懷念與同學們在水木清華的歲月。
張寶樹 謹識
2017年4月23日清華校慶日
於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游離輻射防護講習班,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輻射防護室、輻射安全委員會
目錄:
序 言 iii
第一篇 基礎輻射
第一章 輻射防護單位 2
1.1 輻射單位 2 1.5 吸收劑量 6
1.2 輻射強度 4 1.6 等價劑量 7
1.3 曝露 4 1.7 活度 8
1.4 克馬 5
第二章 輻射衰減 9
2.1 光子與物質之相互作用 9 2.4 成對發生 12
2.2 光電效應 9 2.5 衰減係數 13
2.3 康普吞效應 10
第三章 核種衰變 15
3.1 原子核制激過程 15 3.6 蛻變 21
3.2 衰變常數 16 3.7 蛻變 23
3.3 衰變系列 17 3.8 電子捕獲 24
3.4 核種蛻變模式 20 3.9 內轉換 25
3.5 蛻變 20 3.10 異構物躍遷 26
第四章 輻射生物 28
4.1 輻射對DNA 的傷害 28 4.7 增氧比 39
4.2 靶擊理論 31 4.8 直線能量轉移 39
4.3 一元二次方模型 32 4.9 阻擋本領 40
4.4 正常組織的劑量-回應關係 32 4.10 相對生物效能 41
4.5 輻射敏感度 33 4.11 射質因數 42
4.5.1 細胞的輻射敏感度 33 4.12 輻射健康效應 44
4.5.2 組織的輻射敏感度 35 4.13 劑量-回應曲線 46
4.5.3 器官的輻射敏感度 36 4.14 機率效應 48
4.6 細胞輻射傷害的修復 37 4.15 確定效應 48
4.6.1 潛在致死傷害的修復 37 4.16 危險度 49
4.6.2 次致死傷害的修復 37
4.6.3 慢速的傷害修復 38
4.6.4影響細胞修復的物理因素 38
第二篇 輻射防護
第五章 輻射防護原理 54
5.1 輻射防護所使用的量 54 5.6 一般人曝露的管制 63
5.2 輻射防護的生物觀點 56 5.7 干預的防護體系 63
5.3 輻射防護觀念的新架構 58 5.8 輻射防護管理的要求 64
5.4 職業曝露的管制 60 5.9 劑量評估 65
5.5 醫療曝露的管制 61
第六章 體外輻射防護 66
6.1 體外輻射防護原則 66 6.5.1 滲漏輻射的次防護屏蔽設計 77
6.2 診斷x光室的屏蔽設計原則 67 6.5.2 散射輻射的次防護屏蔽設計 79
6.3 診斷x光室的主防護屏蔽設計 71 6.6 NCRP No.147的防護屏蔽設計 83
6.4 防護屏蔽材料 73 6.7 醫用直線加速器治療室的屏蔽
6.5 次防護屏蔽的設計 77 設計 92
第七章 體內輻射防護 96
7.1 體內輻射防護原則 96 7.4.2 隔室模式 99
7.2 環境的輻射防護原則 96 7.4.3 呼吸系統模式 103
7.3 體內曝露的偵測 97 7.4.4 胃腸道模式 106
7.4 體內曝露的劑量評估 98 7.5 體內曝露的防護措施 107
7.4.1 參考人 99
第八章 輻射度量 109
8.1 充氣式偵檢器 109 8.4 氟化鋰熱發光劑量計 116
8.2 半導體偵檢器 112 8.5 軟片 119
8.3 閃爍偵檢器 115 8.6 放射性樣品的計測 120
第三篇 輻射應用與防護
第九章 輻射應用 122
9.1 輻射應用原理 122 9.4 輻射的農業應用 128
9.2 輻射應用的考量因素 122 9.4.1 輻射的突變育種 128
9.2.1 放射性同位素的選擇 122 9.4.2 食品照射 129
9.2.2 輻射強度的考量 124 9.4.3 雄昆蟲不孕 129
9.2.3 輻射安全的考量 124 9.4.4 放射性示蹤技術 129
9.3 輻射的醫學應用 126 9.5 輻射的工業應用 130
9.5.1 輻射計測 130 9.5.4 放射性示蹤技術 133
9.5.2 放射攝影 131 9.5.5 其他應用 134
9.5.3 輻射照射處理 132 9.6 輻射在水文及地球科學的應用 134
第十章 X光機的輻射防護 135
10.1 可發生游離輻射設備 135 10.6 分析鑑定用x光的輻射防護 139
10.2 登記備查類的可發生游離輻射 10.7 電子束加工工藝及電子顯微鏡
設備 135 的輻射防護 139
10.3 X光的產生 136 10.8 電視機、影像管的輻射防護 139
10.4 X光的輻射防護 137 10.9 其他電子器材的輻射防護 140
10.5 工業用x光的輻射防護 138 10.10 X光的輻射防護管制和偵測 140
第十一章 放射性物質的輻射防護 142